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风采 > 正文
检察风采

陇西县人民检察院 以数字赋能推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时间:2025-01-15 来源:  作者:刘杨 点击数:

2024年以来,陇西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工作理念,将数字检察作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持续推动理念转变、制度建设、模型应用和效果深化,先后应用最高检推广模型94个,成案112件,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中,被最高检评为“模型应用优胜提名检察院”,走出了数字赋能推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坚持以理念转变为引领,借鉴经验、拓宽思路,

实现思想上“破冰”

一是学习研讨转理念。在积极推动干警自学《数字检察办案实务指引》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把握模型应用之“势”、如何走好模型应用之“路”等开展主题沙龙、交流研讨12次,教育引导干警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解决模型应用初期干警“不愿用、不会用、不善用”的工作困局。二是考察交流明方向。根据上级院统一安排,赴先进检察机关开展数字检察考察学习,并邀请其数字检察业务骨干赴陇西进行交流研讨,通过“走出去”学习调研、“请进来”专题授课的方式,帮助干警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检察工作方向,增强了模型应用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教育培训提素能。常态化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干警大讲堂”等“传学讲学”活动,将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操作手册和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模型平台”)部署培训资料,汇编成册发放给全院干警,通过实训和指导,确保干警能熟练使用模型平台开展模型应用,让数字检察运用能力成为检察干警的“标配”。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管理、靠实责任,

实现机制上破局

一是建立“一盘棋”工作格局,统筹谋划部署。设立检察长任组长的模型应用工作专班,选调业务和技术部门骨干组建5个数字检察办案团队,确定“当前、中期、长远”模型应用清单,建立“一周一研判一汇总”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数字办统筹协调、办案团队负责应用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数据信息归集管理机制,强化数据管理。眼睛向内,深度挖掘检察系统内部数据3000余条;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互联网集纳社会公共数据10万余条;强化沟通,逐步打破“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调取数据400万余条。依托获取到的数据,构建自用数据池确保数据共通共享,并建立数据管用制度机制,保障数据安全。三是完善督促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制定《数字检察督办指挥工作办法》,创新日提醒、周会商工作制度,印发数字检察工作提醒通知14,推动形成全员参与、比质增效的良性工作格局。修订检察人员考核评价办法,将模型推广应用情况纳入考评事项,根据实际贡献率进行计分,并在评优选先、晋升晋级上予以体现,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以模型应用为契机,统筹兼顾、协同发力

实现业务上破题

一是助力释放倍增效应。聚焦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线索发现困难、监督刚性不足、整改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运用数据赋能开展类案专项监督,立案监督率同比上升34%,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采纳率达100%实现了办案数量、质量双提升。二是助力打破监督空白。树立业务工作出题数字检察答题的思路,通过应用“民事调解书执行中虚假诉讼的发现和查出监督模型”,发现涉虚假诉讼的案件线索3,调查核实后,制发再审检察建议1份,打破了民事裁判监督空白三是助力拓展办案领域。应用“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配备不规范监督模型”等41涉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发现涉及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0条,办理案件43件,将监督领域从传统的“四大领域”11新增法定领域深入拓展四是助力推进专项行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应用司法救助、支持起诉、医疗、低保等民生领域模型5立案5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4万余元,追回劳动报酬、医保资金、低保资金共计20万余元切实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坚持以结果深化为导向,堵塞漏洞、协同治理

实现效果上破茧

一是突出派生拓展坚持应用和研发一体推进,对推广模型进行派生、拓展、优化,使之与自身监督办案实际更加契合。如派生重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补偿费征缴类案监督模型,发现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线索12条、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案件线索38条,制发检察建议2份,挽回国有财产损失30元。二是堵塞监管漏洞。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积极延伸办案触角,联合法院、公安、司法、水务等相关部门先后会签相关机制文件,堵塞行业监管漏洞三是促推社会治理。践行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新模式,做实法律监督后半篇文章。应用盗窃类案监督模型,发现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管控盲区,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单位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相互配合、衔接紧密的大帮教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被评选为甘肃省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关闭

智能悬浮区